![]() |
![]() |
![]() |
诗歌朗诵的基本要求
诗歌,是一种重要的文学体裁,它运用精炼的,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的语言,以强烈的情感、高度集中的反应社会生活。
诗歌的特点:概括性
形象性
抒情性
音乐性
朗诵诗歌的基本要求
(一)读出情感
“感者人心,莫先乎情”一切文学艺术都是抒发一定情感的艺术活动,诗歌尤其是这样。“诗言志”,“诗缘情而绮靡”,“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一句话,“诗是感情的艺术”。
怎样才能读出情感呢?
1、加强修养,培养良好的情感品质
2、对作品进行认真的分析和揣摩,达到真正的内化,与作者产生情感的共鸣
3、要对诗中的情感做具体分析,要明确三点:a、情感类别(哀怨、激愤、憎恶、忧伤、欣喜、欢快、向往、离愁别恨等);b、情感载体(杨柳——离别、梅花——高洁、圆月——思念、落叶——失意等);c、抒发方法(直接、间接)。
(二)读出形象
诗歌的抒情不是干巴巴的直说,而总是要借助于一定的景物,借景抒情,托物言志。丰富的想象、鲜明的形象是诗歌的重要特点之一。
例一、张志民《倔老婆子》
倔老婆子
[现代] 张志民
那时间——
她拿棍子赶着小伙子走,
背过脸,
骂着她家大丫头:
“哪有女娃招后生?
十七大八不知羞⋯⋯”
昨晚上——
她拿筷子戳着三闺女的头,
嘱咐着:
“抹抹嘴儿还不赶快走!
省得他,
在咱家门口儿干咳嗽⋯⋯”
这首短短的小诗,表现了人们观念的变化,歌颂了社会的进步。作者的这种思想感情,是通过“倔老婆子”这个典型形象来体现的。前怒后喜,前骂后催,对比强烈,个性鲜明。要展开想象,获得形象感受。
(三)读出节奏
诗的语言是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的,朗诵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诗的节奏重要体现在停顿、轻重和缓急上,平仄和押韵也有一定的影响。
例二、李白《塞下曲》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读音的轻重 、速度的快慢,随着情感的波澜而变化,就早成了一种抑扬顿挫、轻重缓急的节奏感。
(四)把握基调
基调是贯穿全片作品的总的感情色彩和分量,也就是一篇作品主导的情感及其强度。
例三、《小木屋搬走了》
1、 确定并把握基调,重要的是要在内容上下功夫,达到真正的内化
2、了解作者的情况和风格特点
3、了解具体的写作背景
相关信息 |
朗诵声音更饱满、宏亮的方法 |
播音主持专业考生在自备作品选择注意事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