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河大艺考培训学校官网

河大艺考培训中心,河南胜试教育有限公司

权威艺考教育品牌

河南省较早的艺术高考培训机构

多年教学经验,河南艺术高考培训行业的典范

24小时咨询热线:0371-66898899 17737118899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音乐专业

开始学琴要了解的几个问题

文章出处:本站 人气:8571发表时间:2019/9/19

一、什么年龄学琴好?

古今中外演奏家学琴的年龄大都在3—6岁之间,4—5岁的最多,个别的也有7—8岁的。具体要由每个人而言,又因人而异,因每个人的身心发育早晚不一样。但有一条是可以肯定的,就是宜早不宜迟,尤其对听音的训练。以上是针对将来从事专业学习,能达到相当高水平的演奏而言,如果作为提高艺术修养,作为爱好,那就没有年龄限制了。

二、选择什么尺寸的琴?

小提琴的尺寸大小,以乐队成人演奏用的琴作为全琴,即四分之四,以下分为四分之三、四分之二、四分之一以及八分之一等。选择的依据是孩子手臂的长短。方法是把琴放到左肩与下颌之间,左手臂顺着琴头向前伸直,看手掌是否能包住琴头,如果包不过来,琴偏大;如果琴只到左手腕以下颌,则琴偏小;比较合适的是琴头与手掌持平,即琴头在手腕与指根之间。有的 家长图方便,把现成的琴给孩子拉,不考虑是否合适,则会伤害孩子。选择一把适合自己孩子用的亲2,绝不是一件小事,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同时还应注意到,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及时更换用小了的琴。

三、选用什么教材?

目前,音乐书店出售的小提琴初级教材比较丰富,各有各的特点,比较有利于儿童音乐发展的、全面的,笔者认为是“铃木”这套儿童小提琴教材,共四册。其好处在于:以音乐为本,在音乐中学习演奏技术,技术为音乐服务,能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但是单纯地使用“铃木”是不够的,应该在过程中适时适当地选用传统的可靠教材。例如,当进行到第二册时,可配合“沃尔法特”;进行到第三册以后,选用“小顿特”、“而塞”、“马扎斯”、“费奥里罗”等。音阶选用俄罗斯“戈里戈良”的。在这个过程中,还应该多拉些小乐曲和初级的小提琴协奏曲,如“塞茨”、“维第”、“罗德”、“维奥蒂”等。这之后进入中级阶段,必须选用“克莱采尔”、“维尼亚夫斯基”、“大顿特”等等。

  

四、激发保护孩子的学习兴趣

儿童学拉小提琴的自觉性不是天生的,是通过教师、家长的培养,在兴趣中产生的,责任心尚处在萌芽状态,仍需教师、家长耐心、细心地培养。道理无须多讲。因为儿童不是接受理性的年龄,主要因素是兴趣,以及不断增强的责任心。第三个重要因素就是养成良好的练琴习惯,每天规定几次练琴时间,每次因年龄不同可以从15—45分钟,根据你的孩子注意力集中维持时间的长短来定。逐渐形成到时间练琴的习惯,习惯的作用是巨大的、有效的。兴趣的培养应该在音乐的环境中给予引导,即多听音乐,尤其多听古典的经典作品,尽量听大师或著名乐团演奏的,音响器材要上档次,不听则罢,听则听最好的,从小就树立起高标准的音乐形象及音响效果;另一方面,练琴永远与鼓励为伴,以夸奖为动力。批评是必要的,但要讲究方式,要适可而止;逼也是不可缺少的,但要用得恰当,注意火候,打骂是绝对禁止的。再者,学习范围要大,视野要开阔,方式要灵活多样。例如,学习不要局限在上课、练琴的单循环中,要多给孩子表演的机会。当孩子掌握了所学的曲目之后,会有表现欲望,这是最可宝贵的。家中有朋友、客人来要尽量多给孩子创造为他们表演的机会,演奏完,给予掌声鼓励及口头表扬。音乐厅、音乐院校或其它场合,如有适合孩子听的音乐会,应尽可能带孩子去听、去亲身感受。再比如,请孩子的老师创造条件,把他们的同伴召集在一块,进行比赛,看谁拉得好,同伴之间相互评比,老师最后总结,学琴的视野要开阔,方式要灵活多样,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孩子的学琴兴趣。

五、学会歌唱

没有歌唱就没有音乐,音乐源于歌唱;小提琴这种乐器最富有歌唱性,如果没有内心歌唱,将无法演奏,即使演奏,也是干巴巴的。因此,当孩子学拉第一弓的时候,老师首先要教会孩子唱四根空弦,即5、2、6、3。之后,演奏乐曲,更应该如此,先学会唱,有了内心的歌唱,再去拉,再去演奏。演奏是为了表达乐曲的情感,乐曲表达的情感要演奏者首先体验,这种体验的实质与进行,就是内心歌唱。有了它,演奏才有标准、才有目标、才有进行的方向,才能打动你的听众。换言之,要想使演奏打动听众,首先要打动演奏者自己。如果面对一首新乐曲,又无老师教,也无录音听,只有先通过视奏,这种视奏,只是逐步建立起对乐曲的了解与认识,通过视奏,了解乐曲的性质、乐思、乐句、乐段与技术运用、特点等,然后,再通过大量的练习,待掌握了乐曲的技术之后,再练习音乐表现,一旦到了音乐表现,就必须学会内心歌唱。总之,音乐在时间中向前流动的动力来自演奏者内心的歌唱感受,失去了它就失去了音乐,或者说,音乐将是没血没肉的、空的、是无法打动人的。

六、如何持琴?

两脚按肩宽自然站直,身体重心自然地落在两只脚上,肩、臂自然下垂。左手持琴颈把琴放置在左下颌与锁骨之间,左颌可向右方向稍作移动,好处在于,一是为以后左手撸弦的“舵式动作”作准备,二是这样可以带动左肩稍向右,给持琴增大了支撑。琴头的方向,一般顺着左脚尖的朝向,既不是正前方,也不是向左看齐,而是介乎两者之间,一自己感到比较舒服的位置。头既不能向左歪,也不能使劲压,把脑袋的重量放上去就行了。琴面尽量与地面平一些,平行是不可能的,只是别让琴面太侧了、太倾斜了。这样的好处是有利于把弓和右手臂的重量放到琴上去,有利于发音。琴垫的使用问题,一般根据需要决定,脖子长的,一般都用,脖子短的可用可不用。开始持琴都会感到不舒服,如垫个琴垫可缓解一下。持琴姿势与平时自然站立没什么两样,仍可走路、可说话、可微笑。切勿用力夹。如开始夹不住,可用左手稍托住一下,帮帮忙,待持琴自然了,左手托的作用就不用了。看上去好象琴长在自己的左前方一样,好象身体的一个组成部分。还应提醒的是,琴头不要低于琴面,要稍高一点,起码要使琴与地面平行。

七、如何持弓?

首先手应该放在什么位置?这个位置当然是指手离马尾库上一点还是靠下一点,最主要的是由右手拇指决定的。正确的大拇指位置应该是让指甲下面的肉垫放在马尾库顶端与弓杆接触十字拐角内,即肉垫的大部分在弓杆上,另有大约三分之一在马尾库的侧沿上。不幸的是,曾见过很多拉琴的孩子不是这样,而是把大拇指放在马尾库的凹里!拇指的状态既不能弓起来,也不能僵直起来,而是顺其自然——略有弯曲,使拇指处于能伸直,能弯曲的状态。拇指的位置与状态是握弓的关键,而握弓的好与坏直接影响运弓的质量,也即发音的质量。拇指的正确位置与状态,可以使运弓既稳定又灵活,更有利于发音。

第二,把右手中指的中关节放在拇指相对方向的弓杆上,再自然弯曲,弓杆在拇指与中指中间,形成一个圆环,如把弓子垂直立起来,这两个手指就可以把弓拿住。

第三,用食指的中、尖关节之间,离开中指弯曲在弓上。

第四,小指自然弯曲,用小指的肉垫顶在弓杆的上面(拇指的对面上),位置也要离开中指,约在马尾库装饰性白色圆点的上方,它将起到控制弓子对弦的力度变化及“舵”的作用。

第五,无名指自然弯曲,靠近中指,放在弓杆与马尾库上,作用不大,食指的主要作用是控制力度。这样一来,弓就很自然地变成了手臂的延长,这一延伸是通过手来实现的,可见手的作用之重要。对手的要求除了以上所谈之外,重要的一点是,不要把弓握死,不要使劲,手要灵活,各手指关节在握弓状态可以伸缩自如。手掌朝下——弓子太平;手掌朝左——弓子垂直。看上去,手臂与指根关节基本上是平的,指尖关节、中关节与拇指握弓。 以上对学琴伊始接触的问题,概要地谈了自己的看法,要想掌握这些要领,要请老师口传亲授,而且还要多多练习、体会。学习器乐演奏,是一种实践性极强的活动,老师的作用,对一个刚学琴的儿童而言,是决定性的,这关系到孩子将走什么道路及朝什么方向走,是否能走下去的问题。但是,如果不作艰苦不懈的练习,只是一般的拉拉而已,是永远学不好的!

0371-668988990371-66898899
企业邮箱373768989@qq.com
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