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儿子一进入高三,赵女士便在学校旁边租了套小户型的房子陪读,为孩子准备一日三餐和夜晚加餐。为了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她每天早上5点起床,晚上12点睡觉,和孩子的作息时间保持一致。前两天称了一下体重,赵女士比去年夏天瘦了整整15斤。“做高三学生的家长可真不容易呀!”她笑言道。 家有考生,做父母的有时比孩子还紧张。怎样做才能更好地帮助孩子度过关键期,成了不少家长关注的话题。5月2日,记者采访了市五中高级教师剧振全,请他给出一些建议,供广大家长参考。 以平常心看待高考 剧老师连续多年担任毕业班的教学工作,对于考生的学习生活和心理状态了解得比较全面。他认为,作为家长,首先应保持一颗平常心,正确看待高考,客观看待自己的孩子。 “从小学到高中,经过10多年的生活和学习,孩子的知识能力水平参差不齐。家长要正视和尊重孩子的现状,既不可低估他们也不可期望过高。”剧老师表示,自信的家长会教育孩子宠辱不惊,以一颗平常心去应对大考;若家长情绪低落,会在无形中给孩子施加压力。 帮助孩子调好“生物钟” 孩子在紧张备考,家长能做的就是努力营造良好的家庭备考氛围。剧老师告诉记者,6月被广大学子称为既爱又恨的“红”与“黑”的季节,这个时期考生若无紧张感,反而不正常了。 因此家长不能再给孩子施加不必要的压力,同时对于孩子可能存在的适度紧张感也不必太过担心。 目前距离高考还有大约一个月时间,从现在起,家长就可引导孩子调整好学习生物钟,帮助孩子把考试时间段内的身心状态调整到最佳状态。剧老师建议家长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严格作息时间。使孩子的起床、复习功课、休息等时间相对固定,帮助孩子制订适合自身情况又适合高考考试时间的作息时间表。 二、学习时间适度。大考前夕,熬夜学习容易使孩子产生紧张、疲劳及厌烦情绪,影响其复习效率和心态。必要时,家长应在旁边给予提醒。 三、排除外界干扰。在每天的高考时间段内,家长要帮助孩子排除外界事物的干扰,全神贯注地复习,确保高考时间内生物和心理节律的形成。 不要过分关心孩子 剧老师提醒,大考前夕,家长对孩子的关心应适度,过分叮嘱及催促,很有可能对孩子的生理和心理造成不良影响。 “家长不要整天把考试挂在嘴边,这样容易让孩子的精神过度紧张,反而影响备考。”剧老师表示,每个人都有一种正常的社会生活状态,如果考生的这种状态突然被打破,心理上就很容易产生压力,所以家长一定要防止这种情况发生。 注:文章来源:河大艺考(www.dayikao.com) 转载请注明; 作者:河南播音主持培训;河南编导培训;河南音乐培训;河南美术培训;河南艺考网
|
相关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