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播音主持业务大纲(三)
48、语气的感情色彩:指语句包含的是非和爱憎等。“是非”,是指正确、错误、反对、支持、赞扬、批判、严肃、亲切、郑重、活泼、坚定、犹豫……态度方面的具体性质。爱憎,是指挚爱、憎恨、悲痛、喜悦、热望、焦急、恐惧、疑虑、冷淡、愤怒……等感情方面的具体性质。
49、语气的声音形式(语势):指一个句子在思想感情的运动状态下声音的态势,或者说有声语言的发展趋向。
节奏的概念:节奏是有声语言运动的一种形式。在播音中,节奏应该是由全篇稿件生发出来的、播音员思想感情的波澜起伏所造成的抑扬顿挫、轻重缓急的声音形式的回环往复。
50、节奏的类型:
a、轻快型;
b、凝重型;
c、低沉型;
d、高亢型;
e、舒缓型;
f、紧张型。
运用节奏的方法:
a、欲扬先抑,欲抑先扬;
b、欲停先连,欲连先停;
c、欲轻先重,欲重先轻;
d、欲快先慢,欲慢先快。
51、广播电视即兴口语表达的原则:
a、坚持真实的原则;
b、坚持准确的原则;
c、坚持密集的原则;
d、坚持迅捷的原则;
e、坚持精美的原则。
52、广播电视即兴口语表达的分类:
a、新闻评论类主持人节目;
b、综艺娱乐类主持人节目;
c、社教服务类主持人节目;
d、交流谈话类主持人节目。
53、串联语的功能:
a、衔接转换的功能;
b、补充完善的功能;
c、阐发和点化的功能;
d、沟通和交流的功能。
54、串联语的把握:
1、精心准备,有充分的预案。a.把握节目的需要;b.必要的知识准备;c.做好相应的心理准备。
2、创作现场把握。a.保持积极活跃的思维状态;b.掌握串联结构技巧;c.把握整体的节奏;d.发挥有声语言的魅力。
55、串联语的创作追求:
a、求新;
b、求精;
c、趋雅;
d、向美。
56、话题的进入:
a、开门见山,直切主题;
b、抓住重点,择要推荐;
c、触景生情,借景抒情;
d、以小见大,以事醒人。
57、话题的衔接转换:
a、引用资料,逐渐推进;
b、设置冲突,引人入胜;
c、言简意赅,画龙点睛;
d、巧用“重复”,突出重点;
e、选择时机,巧妙“打断”。
58、话题的结束方式有:
a、首尾呼应,评论点题;
b、以情感人,触动心灵;
c、梳理归纳,概述要点;
d、由此及彼,引发联想;
e、正确分析,合理建议。
59、临场应变的要求:
a、反应迅速,举重若轻;
b、恰切得体,自然天成;
c、化险为夷,锦上添花;
d、情理之中,意料之外。
60、临场应变的依据:
a、从“人”的因素中获取信息材料;
b、从时间因素中获取信息材料;
c、从环境因素中获取信息材料;
d、从节目因素中获取信息材料。
61、临场应变的现场控制:
a、稳健兴奋,心理自控;
b、察言观色,控制现场;
c、泰然处之。机敏应对。
临场应变的策略:
a、借题发挥,自圆其说;
b、欲扬先抑,顺势而发;
c、善解人意,及时调整;
d、有意岔题,峰回路转;
e、以攻为守,合理“冲撞”。
62、新闻消息播读的具体要求:
a、叙事清楚;
b、新鲜感强;
c、语言朴实;
d、节奏明快。
63新闻评论的播读:新闻评论是评论的一种,属于政论性的新闻体裁。
一方面它具有政治论文的鲜明特点,
另一方面,它又具有强烈的新闻性。它的特点是:将新闻的客观性和评论的说理性有机地结合起来,具有鲜明的导向性。评论的核心问题是论理,根本目的是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指导人们的行动。评论播音应该在体现评论稿件特点的基础上突出有声语言表达的特色。评论播音要观点鲜明、态度明确、逻辑严密,论证有力,以理服人。因此在播读过程中要注意分寸得当,质朴庄重,重音坚实,语气肯定,节奏稳健,张弛有致。
64、新闻专稿的播读的具体要求是:
a、准确:主题明确、线索清晰、细节精准。
b、具体:感受具体、表述具体。
c、生动:情感细腻、形象鲜活、表达灵活。
65、文艺类文稿播读的具体要求:
a、理解原作是理解稿件的基础。
b、明确节目播出目的,把握编辑意图。
c、充分运用形象思维,揭示主题,调动情感。
d、把握好内行的欣赏者、热情的介绍者、共赏的知音者的创作心理状态。
e、把握好与录音素材配合的技巧。
f、掌握好必备的语言技能。
66、播音员在进行有声语言表达时,怎样才能使自己的文艺播音语言具有感人的魅力?
a、形象的喻示能力;
b、情感的激发能力;
c、美的体现能力;
d、夸张的语言表达能力;
e、与录音素材配合和谐的能力。
67、社教类节目的分类有哪几种?
a、按节目内容和社会功能划分,有知识类、服务类和对象类节目等;
b、按节目构成和传播形态划分,有杂志型节目、专题型节目等;
c、按节目播出方式划分,有参与型、非参与型。
相关信息 |
艺考面试过关技巧 |
播音主持专业考生在自备作品选择注意事项 |